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服务中心 王飞
由于儿童从胚胎成熟开始,发育过程是互相联系并且连贯的,而且生长发育顺序都是从头开始,因为头是控制躯干的载体,所有小儿生长顺序都是先抬头,然后依次为翻身、坐立,这是小儿正常生长的顺序标准,由上到下、由近端到远端、由不协调到协调、由不随意运动到随意运动的发育过程,婴儿期的自发型运动主要是出生3至4个月左右有意识的自主性运动,而且逐渐被精细运动所代替。依照一定的生长顺序,最终生长成熟。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或智力技能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所要求的内容,多由脑损伤引起。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常于婴儿期出现,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儿,如4个月了竖头不稳,6个月了仍不能翻身,不会用手抓东西。此时期运动发育迟缓的预后可以是正常的,但更多是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婴儿期出现了明显的运动异常,如四肢僵硬、某个肢体不会动,或到了幼儿期运动发育迟缓仍无明显改善,可能存在终身运动异常。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主要由围生期脑损伤、先天缺陷、遗传疾病、周围神经损伤或肌肉系统病变、染色体病、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等因素引起。尽管原因不同,儿童运动发育迟缓最主要的特征是运动方面的明显损害。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常不易被发现,而常错过关键的治疗时间,对于出生半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身体发软或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1个月内即可见到)、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1个月内即可见到)、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头围异常、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固定姿势(往往是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不笑、手握拳、身体扭转、头不稳定、斜视、不能伸手抓物、注视手等以上任何表现都应引起家长的注意,并尽早进行早期识别、诊断,并尽早进行早期干预。
除以上的运动障碍外,由于原因不同,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还可伴有智力、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异常。
为什么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呢?儿童期特别是婴儿期不仅是体格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婴儿体格、运动、认知、语言等各项能力迅速发展。良好的营养状况不仅能有效促进体格生长,还能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认知能力,中枢神经细胞可塑性与代偿能力最强,在此阶段如果早期发现语言、智力、交流等问题,给予及时的干预后,显著改善智力落后、脑瘫、孤独症的预后。
儿童早期干预是指在发育关键的儿童早期,为相关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一系列的综合性服务以帮助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为什么早期干预越早越好?儿童两岁以内是大脑发育最迅速时期,新生儿脑重370克,6个月时为700克,约为出生时的两倍,2岁时为3倍(为成人脑重的3/4),但体重仅为成人的1/5,因此,大脑是先发育的。大脑有1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过了此时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或再生。神经细胞像棵树,出生时为小树,1岁内枝繁叶茂起来,神经树之间的信息通道是突触,突触数目在生后迅速增加,2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由于突触的连接,神经回路(相当于神经细胞之间的网络系统)在生后迅速发育,突触和神经回路的形成受经验的影响。大脑受损伤后,其代偿机制不是神经细胞的再生,而是突触再生的巨大潜力,使未受损伤的神经细胞产生更多的突触,建立更丰富神经回路,代替已经损伤的细胞。在进行被动、主动运动或强化康复训练时,突触总在进行着相互连接活动,使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起各种联系,使损伤大脑得到代偿。在生命的早期,大脑有巨大的可塑性,因此,早期干预越早,效果越好。